首页 > 单位动态 > 局领导讲话

刘洪涛厅长在河南省城市文化理论与实践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时间:2010-11-25 11:40:04  来源:获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编辑:admin 浏览次数: 文字大小:【】【】【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刘洪涛

(2010年11月15日)

 

尊敬的张大卫副省长、靳绥东副主席,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卫副省长、绥东副主席百忙之中抽时间亲临论坛并且做重要讲话,欢迎各位来宾参加“河南省城市文化理论与实践高层论坛”。

    大卫副省长长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本次论坛就是贯彻落实大卫副省长指示、按照大卫副省长的要求举办的。论坛以研究和深化城市建设为目的,围绕城市文化这个主题,集中总结我省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成就,提出了城市建设新理论,阐释城市建设新思路,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对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来说都是一次创新。为举办好这次高层论坛,我们从6月份开始,开展了城市文化理论与实践征文活动,面向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乡规划局、规划设计单位、建筑设计单位、房地产公司以及省内高等院校的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进行了广泛的论文征集,获得积极响应。征集到的120余篇参评论文大都观点鲜明,资料翔实,论证缜密,质量较高。而选评出的60篇优秀论文,则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站在历史的高度,运用创新的思维,阐述城市文化的内涵和形式,评价城市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构思城市文化规划和建设,助推城市生态文化和旅游,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学术的厚度,更有实践的力度,将为今后的城市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尤其是这次论坛的参加者有许多是中青年才俊,他们思维敏捷、思路创新、观点新颖,呈现出勃勃生机,标志着我省的城市文化建设、城市发展、城镇化推进大有可为、充满希望。在这次活动中,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的同志们特别是放涛会长,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我代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向放涛会长,以及所有为此次活动成功举办做了大量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借这个机会,我谈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发展城市文化的重大意义

    众所周知,城市是文明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和文化土壤。中央和省委历来重视文化发展,都把文化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城市文化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顺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潮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城市文化,努力探索建设文化型城市的途径,从而抢占未来城市发展的制高点,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

    (一)未来的城市发展以文化论输赢

    城市文化不是狭义上的文化,而是包括了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一旦城市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就会使城市特色鲜明,熠熠生辉,进而使城市迅速发展或获得新生。城市发展史已经证明,城市建设品位的提高,在于城市文化的提升和独创;城市居民素质的提高,在于文化的塑造和教育。只有文化发展,才能激起人们提升城市品位、创造更多财富和高度文明的欲望和能力。因此,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如何,最重要的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

    (二)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延伸、辐射作用,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主要是靠文化,文化能展示城市的价值品位和可贵的风尚,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城市是人类集聚的地方,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需要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作为城市的精神支柱,先进的城市文化犹如一面旗帜,主导着城市居民的思维,决定着城市居民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它能鼓舞人、激励人去热爱自己的城市,热爱自己的家园,并且尽力为其做出自己的贡献。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实际上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居民聚集区和钢筋水泥建筑物的机械堆砌,一个城市如果文化发达,思想解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城市发展才会大有希望。

    (三)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基础

    城市形象包括物质的外在形象和精神的内在形象。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创造了精神文明;人类在继续创造物质文明时,又需要享受精神文明的成果,并从中吸取营养。城市作为人口和生产力高度聚集的地方,既积淀了大量的文化成果,又需要大量的文化养分。因此城市形象应该是物质的外在形象与精神的内在形象的完美结合,而在这种结合过程中,文化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文化的城市形象是单调的、低水平的,没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作支撑,城市形象的基础是脆弱的,城市的发展动力也是难以持久的。因此,必须深入比较研究不同城市文化建设的不同内涵,找到属于自己城市的文化发展路径,打造本城市的文化名片,比如,香港特别行政区聘请世界著名的浪涛设计公司为香港设计“动感之都”城市品牌,成都市聘请高级策划人员进行“大成都城市发展战略和成都市形象品牌策划”,厦门提出建设“海湾型城市”,大连把自己定位于“最佳生活地”,青岛市以“和谐、卓越”为理念,提出打造“帆船之都”、“名牌之都”的战略构想,这些城市通过文化名片的打造,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推动力

    现代城市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城市,而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广泛的智力支撑。先进文化包括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它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凡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能够得到很好结合并弘扬光大的时候,城市就昌盛繁荣,反之,则会走向没落衰败。我国近20多年来城市突飞猛进、全面发展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巨大威力和作用。没有这种科学求实、催人奋进、具有中国特色和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的城市现代化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目前,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除了用国内生产总值这个常用指标外,还增加了人文发展指数作为衡量标准,它包括人均寿命、科技成果、人均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也就是把生态质量、文化质量和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的重要参数,由此可见,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城市文化体现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是现代城市的支柱产业。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城市之间的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又是文化的竞争。城市文化资源、科技力量、人才队伍更是重要的内容。先进的文化起到凝聚城市各方面力量的作用,能够最佳组合各种城市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快捷有效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和文化力。未来城市,智慧的因素、知识的力量、人力资源会越来越突出,文化所创造的人文环境和整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以城市文化来凝聚市民,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城市发展,可以说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因此,未来的成功城市将是文化型的城市。

    二、近年来我省城市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我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是典型的文化资源大省。我国八大古都中,我省就占了一半(郑州、洛阳、开封、安阳)。目前,我省共有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南阳、商丘、浚县、濮阳),19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许昌、济源、巩义、新郑等),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神垕镇、荆紫关镇、临沣寨村)。历史文化名城(镇)总数在全国居第二位。近年来,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大卫副省长的亲自领导下,不断加大城市文化特色塑造和历史文脉保护,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重视历史文脉的传承、发展和展示,努力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彰显中原文化魅力。

    一是抓好城市文化建设的规划编制和实施。我厅高度重视对全省城市文化建设,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要求各地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一定要同步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规划,经住房城乡建设部或我厅组织专家审查同意,报住房城乡建设部或省政府批准实施。安阳、南阳、洛阳、郑州等城市在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时,都同步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郑州、开封、洛阳、商丘、南阳、浚县等地还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详细规划;洛阳、开封等地实施了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传统街区的整治工作。

    二是积极申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我省属于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省份,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缺口很大。为了缓解我省名城保护资金紧张状况,由我厅牵头,会同省发改委、省文物局积极向国家申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十一五”期间,我省有商丘、开封、浚县等4个城市共6个名城保护项目纳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十一五”规划,申请保护资金1.81亿多元。

    三是加强城市文化更新和环境整治。注重突出地域、历史和文化特色,开展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在重要地段和重点建(构)筑物上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形成与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位。

    四是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监督管理。把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划执行情况检查作为城市规划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我厅先后多次组织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执行在内的全省城市规划执法大检查,通过对名城保护规划的审批、保护项目规划的审批以及规划执行情况的检查,较好地实施了对全省名城保护工作的监督。同时,广开群众监督渠道,热情接待群众举报和上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是推进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到目前为止,我省先后有40个镇、村分别被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禹州市神垕镇、淅川县荆紫关镇、社旗县赊店镇、郑州市古荥镇、开封县朱仙镇、确山县竹沟镇和郏县临沣寨、郏县张店村等镇、村先后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二、第三、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今年我们又推荐嵖岈山镇、冢头镇、广阔天地乡、单拐村、苏坟村等5个镇、村申报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通过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普查、申报和命名,对全省新农村建设和乡镇古建民居保护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城镇化进程中,特别是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我们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对城市文化的地位认识还不足,城市建设中文化品位还不够彰显,有个性的城市形象还不够突出,对城市形象没有进行较好的设计和包装,资金投入不足。二是建设性破坏比较严重,名城旧城区采取商业开发的改造模式有待改进。三是近现代优秀建筑的保护有待加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发展城市文化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前不久,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在谈到文化强省建设时强调: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要把文化发展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综合实力的提升有机结合起来。郭庚茂省长也指出:我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充分认识文化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推动文化发展繁荣。这些新思想、新要求,为我们搞好城市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增添了新的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当前,我省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利时期、关键时期、特殊时期。今年9月1日,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郭庚茂省长强调指出:城镇化水平低已经成为我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矛盾的聚焦点,必须把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原崛起的全局性举措来实施、紧迫性工作来推动、历史性任务来完成。我们在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既要抓好“硬件”建设,也要抓好“软件”建设,把城市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使城乡建设和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按照大卫副省长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将城市文化纳入到城市建设发展的总体设计中来。我们认识一个城市,往往从一个城市的文化去见证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明;当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无法前进时,也往往可以从文化角度去探寻这个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如今,我们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将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建设的灵魂,作为和谐城市、和谐河南的一个重要因素,纳入到今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设计中来,让城市文化成为河南经济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义十分重大。 因此,要坚持“因地制宜,同步发展”的原则,对城市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把城市功能、城市环境与城市文化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到城市建设的总体风格,小到文化设施建设,都要搞好文化策划,体现人文内涵,使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即使暂时无力建设的,也要预留出来,待条件成熟后再行建设,避免因城市拆迁造成历史遗存的泯灭。

    二是要注重生态建设与文化品位的提升。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河南的城市如何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建设密不可分,这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值得深入研究。2010年上海世博会不久前落下了帷幕,而突出“绿色、环保、低碳”的城市文化理念和城市发展主题却深入人心、广为流传,并将随着时间的延续散发出久远的魅力。鉴于此,我们也应该响亮地提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口号,大力构建和拓展城市文化内涵,在人文领域,与时俱进、合乎时代地提升河南城市的品位和档次,进一步发挥城市文化的优势,高质量地构建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中原城市群。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在城镇化推进中,我们要积极挖掘和培养城市文化元素,进一步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名人活动场所、地名和古建筑保护力度,彰显城市文化底蕴,传承历史发展脉络。对城市的重点建筑物和标志性大型公共建筑要精心设计,充分体现城市发展的特色和品位,努力为后人留下一批建筑精品。

    四是要培育城市文化市场,构建城市文化产业链。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特色之所在。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抓硬件建设,又要抓软件开发;既要抓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持,又要抓文物古迹精神价值的利用。我们河南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说构建城市文化的基础非常坚实,条件非常优越。但要将包含历史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造成有时代特色的河南城市文化,还要加快培育完善的城市文化市场,通过文化产业把文化资源的巨大潜力变为城市发展的产业实力,促使我省城市文化建设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增长,通过构建文化产业链来助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

    五是要培养和整合城市文化人才队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打造文化精品、建设文化设施、构建文化格局、运作文化产业等,都需要高层次的文化人才。今天在座的各位就是我省城市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从长远发展要求出发,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培养和整合城市文化建设人才,真正使之成为文化强省、文化建市的一支生力军。

    六是要加强河南城市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我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名人众多,宋代的李诫即是其中之一。李诫是我省新郑市人,是宋代著名科学家,是完全可以与我省历史上的许慎、张仲景、张衡等齐名的大科学家。他作为北宋时期的将作监组织编撰的《营造法式》,是由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学著作,是中国古籍中最完整、最具有理论体系的建筑设计学经典,融人文与技术为一体,不仅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同时也是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形成了现代中国的“营造之学”。大卫副省长多次要求我们要开展对李诫的研究,因此,我们要把研究李诫及其《营造法式》作为下一届城市文化高层论坛的主题,希望大家及早准备,认真研究,真正把我们河南的城市文化名人及其思想发扬光大。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同志们,目前,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由“十一五”规划向“十二五”规划迈进的转折期。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责无旁贷地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镇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现实的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推进城市文化建设,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加入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豫公网安备 41072402000045号

返回顶部